校友新闻

当前位置: 36365线路检测中心 > 校友专栏 > 校友新闻 > 正文

《闻雁集》篇九:迟力峰

时间:2024-06-24 14:36:10 点击:

左侧图片选自林风眠画作《芦雁》

右侧书法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原校长周其凤题写

“闻雁”两字选自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五绝《闻雁》

 

导师二三事

迟力峰

五月接到张希校长的邀稿,为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写篇祝贺文章,这才意识到我在校读硕士研究生时成立的研究生院,已经走过了四十年。这一段时间在努力回忆硕士研究生的点点滴滴,想想有什么是让自己难忘的,或者说,硕士研究生阶段我学到了什么?思来想去,我在吉大研究生阶段度过的三个年头,与人生走过的几十年相比,实在是很短的一段,但最不能忘怀的是导师的教诲和引导,所以就此机会回忆一下老师的二三事吧。

我本科就读于吉林大学物理系。八十年代初,研究生录取率还很低,一个班大约只有10%的同学能考上当年的研究生。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化学系蔡镏生先生组的李铁津教授原来是物理系的老师,可以招收物理系的学生。跨学科报考,在当时很少见,这引起了我的兴趣。当时有一门考研课程是激光化学,我完全没有学过。于是登门求教李老师,了解什么是激光化学。他告诉我,这是一门新课,化学系和物理系的本科教学还都没开过。老师鼓励我不必忧虑,并推荐了一本书。我从小自由成长、无拘无束,最不怕的就是和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学习新东西。于是,我报考了化学系的研究生,自此与蔡先生、李老师结下了师生之缘。

到化学系读书后,很快体会到两种不同学科思维方式的差异。譬如,学量子化学时,我对电子轨道标正负号完全不能理解。因为按照定义,电子云是与波函数平方相关的量,平方后怎么还会有正负?老师和同学们不吝赐教,但想通这个问题,还是要靠自己转变思维方式的顿悟。比之更让我发晕的,是遇到纯化学的问题。当时只有初中化学基础的我,甚至搞不清氧化还原电位,所以必须向同学们请教一些最基本的化学问题。记得当时组里的刘长春老师是位合成高手,他说过一句话:“没有把烧瓶接到一起都不算是学化学的。”为了确保安全,刘老师做合成时,常常需要整晚观察数据和情况。每当这时,我都自告奋勇地参加,希望多学、多看、多请教,尽快补强化学功底。

导师给我论文的题目是关于“功能单分子薄膜(Langmuir-Blodgett膜,简称LB薄膜)”中的能量转移研究。LB薄膜在八十年代初是国际上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在国内相当超前。我是国内第二个攻读此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第一个是我的同门师兄滕秋克。导师对前沿科研方向的把握是敏锐和准确的,但这一选题也使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当时组里的实验条件非常简陋,拉膜机是师兄自己搭建的,纯净水是同学们自己蒸馏的。实验需要防震,但没有经费买减震台。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搭建减震台。从文献中查到一种方案,需要把炉灰、沙子筛好,加上碎塑料泡沫,一层层放在四个圆柱形的容器中,再放入四个汽车内胎,上边加上隔板,便是简易减震台了。文献中提到,飞机轮的内胎是最合适的,大小适中,弹性也更好。于是,我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去找飞机轮内胎。最后跑到上海飞机场,几番软磨硬泡,竟然真的要到了四个内胎,完成了减震台搭建。

我论文的一部分是验证外加电场下是否可以使分子聚集体产生定向排列。而由此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分子聚集体各向异性需要用荧光显微镜来验证。当时组内只有一台光谱仪,没有荧光显微镜。老师帮我联系了汕头大学医学院,那里有一台国内为数不多的荧光显微镜,并可做微区偏振光谱。当时我把制备好的样品放进一个密封的小液氮罐,乘硬座火车60个小时到广州,再乘船去汕头,最后终于完成了实验。这个实验如果没有减震台是做不成的,因为扰动多半会抵消电场的作用。这几件事情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时目的很单纯,遇到什么问题就想办法解决什么问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字典里没有退缩和抱怨。

1 硕士论文中减震平台示意图。

在读研究生之前,我对科研基本上没有概念,但不乏好奇心和上进心。这时,导师的作用就尤显重要。我入学时蔡先生身体已经不大好,和他的直接接触很少,但他的儒雅、睿智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李铁津老师接触是最多的,他对科研领域的把握十分具有前瞻性。无论是八十年代初的LB薄膜,还是八十年代中期的纳米粒子合成,都是相当前沿的选题。他对文献的把握也非常出色,对图书馆的书籍、期刊了如指掌。那时,查文献要去图书馆,先找杂志或书籍索引,再去书架上寻找。有一次我去图书馆找一本书,恰好碰到李老师。他问了一下我要找的书,马上告诉我这本书在第几个架子、第几层,省却了我查索引的时间。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他的独门绝技,有活图书馆之名,不止是我一个人受惠于此。如果没有对科学发自内心的热爱,绝不会天天泡在图书馆,也不会对文献了解到如此的程度。

2 1995年我和黄春晖(左一)、李铁津(左二)、朱道本(中)三位先生、张希教授(右)在意大利参加LB薄膜国际会议。

说起图书馆,还有一段佳话。李铁津老师是南开大学物理系毕业,1955年到吉大物理系光学专业工作,主讲“光谱技术”课程。因为对光化学感兴趣,他结识了蔡镏生先生,两人常常在图书馆碰面,因为蔡先生也是那里的常客。他们在一起探讨各种科学问题,共同话题越来越多,成了忘年交。1964年,二人看到英国皇家研究院G. Porter教授研究“闪光光解技术”后,意识到这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认识非常重要。于是,在蔡先生的建议下,李老师带着当年物理系光学专业学生汤国庆到化学系开始研制“闪光光解装置”。当年的研制非常成功,观察到了丙酮微秒级闪光光谱,成为建国十五周年献礼的成果之一。值得一提的是,Porter教授因对此项技术的卓越贡献于196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这足见两位先生对科学的敏感性和超前性。后来,蔡先生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学校批准成立了催化动力学研究室。因此,1964至1965年,学校从物理系分配了一批毕业生到化学系,包括我后来熟悉的白玉白老师。1978年,全国恢复招收研究生制度,在蔡先生的推动下,物理系同意李老师正式调到化学系,和蔡先生一起开展光化学研究。

3 蔡先生和李老师在催化动力实验室。

基于这样的背景,学科交叉研究在我们研究组是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我们这一届共三名学生,一个来自化学系物化专业,一个来自当时的光机学院电子专业,我则来自物理系光学专业。不同的知识背景总会引起有趣的思维碰撞和讨论,各有所长。在我后来自己建立课题组时,会不自觉地去注意招收不同背景的学生,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生都有,这也算是一种传承吧。学科交叉也容易产生逆向思维和质疑,这对我之后的科研生涯意义重大。举两个小例子:其一、在我学习做LB膜时,追求的是薄膜完整、均匀,但我在博后期间发现如果放弃均匀,利用分子薄膜在液固气界面的相变和快速提拉,可以制备出长程有序的图案,由此建立了一种有机薄膜图案化的新方法。其二、烷烃具有大家公认的惰性,在表面化学反应时,通常都需要引入活性基团,不会以烷烃作为起始物。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利用表面碳氢活化,实现了正构烷烃的活化、聚合和转化,开启了一个新方向。

李老师同时又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家。他对学生一直都是鼓励与启发。无论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只要去办公室和他聊上一会儿,总是会被激发得信心满满。他总会从学生的叙述或者提出的问题中找到亮点,使我们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解决问题。以至于在国外拿了博士学位、开始自己建课题组之后,我仍然愿意把自己的工作和李老师讨论,因为从心里感觉需要他的启发与激励。我感觉自己对科研的兴趣,很多来自于导师平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反倒不是在课堂上,甚至不是在科研项目中。记得临出国时,李老师请我和几个同学去家里吃饭,由他的好友物理系朱自强老师掌勺。朱老师炒鸡蛋时,李老师就给我们讲,炒鸡蛋前要把鸡蛋用力搅散,再加少许面粉,炒出来会很松软,因为分子链更容易被打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日积月累,也就让我逐渐养成了对日常生活中类似问题观察和提问的习惯。这是纯粹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完全没有功利。

除了科研理念,李老师的教育理念也相当超前。和蔡先生一样,他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记得考研究生激光化学这门课时,最后一道题是一个实验设计。现在我已经记不清具体的问题,但清晰地记得从未做过这样的实验,只能凭着对问题的理解和儿时搭积木的方式,没有把这道题解留成空白。交卷之后完全不知道做得对不对,也不敢去问老师,所以我一直对这道考题耿耿于怀。出国十几年后,在邀请李老师去我的课题组访问时,才问起当时的那道题我是否答对了,因为感觉不可能有标准答案。老师笑着说记得那道题我答得很好,的确没有标准答案,就是要看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后来我儿子在德国上中小学时,我才知道他们平时的习题经常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老师会和学生一起解题,有时学生的方法比老师的还要好。能出这种没有标准答案的考题,考的既是学生的能力,也是老师的水平。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式的训练,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值得庆幸的是,我在吉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遇到了这样的老师,使我在后边的科研和生活道路上,终生受益!可惜的是,李铁津先生离去太早,如果还活着的话,明年刚好是九十岁。

 

回忆开去,我在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最重要收获有三点,一是激发了对科学的热爱,二是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认识到了学科交叉的好处和重要性。谨以此小文祝贺母校研究生院步入不惑之年,也以此对引导我走上科学之路的老师们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迟力峰,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1982年于吉林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在蔡镏生教授和李铁津教授共同指导下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物理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0-1993先后在德国美因茨大学和巴斯夫公司等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4月起在明斯特大学工作,先后获得教授资格和教授职位。2012年加入苏州大学。

她长期在物理化学领域从事表界面分子科学研究。利用表面结构效应和分子定向组装,突破传统合成限制,实现了惰性烷烃在温和条件下的选择性脱氢、聚合及烯烃化;阐明了单晶表面对分子选择性成/断键的作用机理,进而指导表面精准合成;建立了介观尺度分子长程有序组装方法,应用于功能材料的表面结构化制备。开创性和系统性创新成果发表于包括《Science》、《Nature》等高水平杂志上,主持国家级项目20余项。先后荣获ACS Nano Lectureship奖(2016)和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性奖(2017)。担任《ACS Nano》和《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中国化学会第三十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女化学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2020年入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