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水性多价金属离子电池共晶合金负极材料
报告人:郎兴友,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报告时间:2023年4月27日(星期四)12:00
报告地点:吉林大学中心校区物理楼301会议室
报告摘要
以金属离子电池为基础的电化学能量存储技术是我国下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可再生资源广泛应用和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选择之一。尽管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商业化最成功的金属离子电池,占据着当前主要的新能源市场,却因锂资源有限、价格日益剧增等不可持续性等问题和高毒、易燃性有机电解液所引发的安全性等问题远不能满足未来大规模能量存储领域的应用需求。亟待基于低成本、高丰度元素发展高安全的新型能量存储技术(如水性多价金属离子电池),为光伏和风电等间歇性可再生电能规模化存储和汽车电动化发展等新兴应用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本报告针对水性锌离子电池和铝离子电池因锌、铝等金属负极可逆性低所导致的倍率特性差、循环寿命短、库伦/能量效率低等问题,基于共晶合金设计,提出导向性金属剥离/电镀抑制枝晶生长,局域电偶对增强离子扩散动力学和构建薄人工固态电解质膜抑制副反应等策略,发展高可逆锌基和铝基金属负极材料,为发展高性能水性锌/铝电池提供新思路。
报告人简介
郎兴友博士,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级领军人才-科技领军人才(2020)、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0)、国家级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2015)、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青年学者(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014)。2002和2007年分别获吉林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7-2009年间受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奖学金资助于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任外国人特别研究员(JSPS博士后),2009-2011年先后于日本东北大学原子分子材料科学高等研究机构任研究助理和助理教授。2011年7月回吉林大学任教。近年来,主要围绕新能源材料及其器件中能量存储与转化热/动力学、微纳米结构设计与精准制备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在Nature Nanotechnol., Nature Mater., Nature Commun.(8篇)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受邀撰写外文书章节2章。SCI他引8000余次,单篇最高他引1800余次。
举办单位:
吉林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36365线路检测中心